探一探,甘草之“內涵”!

分享:

說起甘草,想必大家都不陌生。醫聖張仲景在《傷寒雜病論》一書中,大約有90%以上的方子都有“甘草”。南萌醫藥家陶弘景所箸的《名醫別錄》稱甘草為美草、蜜草、國老,並譽之為“眾藥之王”。

除藥用之外,很多食品都會加入甘草,因為它的甜度是蔗糖的百倍。由此可見,一片小小的“國老”甘草,其實絕不簡單。

太和洞帶你重新認識甘草

李時珍曾說過:甘草協和群藥,有元老之功,普治百邪,得王道之化,可謂藥中之良相也。由此可見,甘草在不同的處方中,可調和藥性並使它們更好地發揮藥效。除了作為輔助藥物之外,甘草本身還擁有健脾益氣、祛痰止咳等功效,可以說非常之強大。

甘草健脾益氣

中醫常強調脾胃的調養與補益,甘草歸脾、胃、心、肺經,可補氣益中對於脾胃虛弱、倦怠乏力等症狀有顯著的效果,一般會使用蜜炙甘草,配合白、茯苓等健脾祛濕的藥物一同使用,可以說是健脾益氣的小能手。

生甘草清熱解毒

《本經》中記載:甘草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,筋骨,長肌肉,力,金瘡腫,解毒。李時珍也在《本草綱目》中寫道:諸藥中甘草為君,治七十二種乳石毒,解一千二百草木毒甘草善於解毒,可用於多種熱毒症狀,這會在治療發燒、咽喉腫痛、清除濕熱等藥物中見到生甘草的身影。

平和藥性

甘草有調和藥物之作用,由於甘草本身有一定的解毒功效,對於烈性藥材的,可監之、制之、之、促之;在不同的藥方中,可為君,可為臣可為佐,可為使。例如在一般的瀉泄方中,加入甘草緩和其他藥材,可避免因藥性過猛,刺激大腸而產生腹痛。若藥方中的藥性不和,亦可加入甘草作協調之用。

祛痰止咳

甘草甘潤平,補脾益氣,止咳潤肺,可配合其他不同的藥材,治療不同種類之咳嗽症狀,如對風寒、肺熱或肺虛咳嗽等均有幫助炙甘草則以蜂蜜炙製,炒至黄色至深黄色,主要用於治療氣血不足,心悸等症狀,配合人参、生地,療效更高。

(以上知識只供參考,若有疑問請向中醫師查詢)

(圖片來源:互聯網)

分享:
Close Men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