拆解腎虧謬誤!

分享:

中醫認為:腎乃先天之本,腎為藏精之腑。腎的功能不僅強大,還很神秘!正因為如此,很多人對於腎虧腎虛往往會存在許多常識性的錯誤認知,令人唏噓不已。

更有甚者,對腎虛問題過於敏感或恐懼,或將所有男性泌尿及性能力問題都歸咎於腎虛,或認為腎虛只有男性或年紀大才會出現。但往往因為這些謬誤,令人輕視腎虧腎虛,令身體出現初老態。

這些腎虧謬論,你犯了嗎?

謬誤一:男科病=腎虛

腎藏精,主生殖系統,對人體生長發育、繁衍後代起重要的作用。因此,不少人有這樣一種潛在邏輯:腎虛就是男科病,男性性功能下降就代表腎虛腎虧。

很多男士發現自己有男科病的病徵如尿頻、性功能下降等,就會想:我是不是腎?要不要補腎?要不要補腎藥?……其實,肝鬱氣滯、濕熱下注、肝腎陰虛等症狀都會引發男科病。

如果將男科病簡單地認定為腎,或隨便濫用補腎藥,或有可能影響身體健康,加重病情。

謬誤二:腎虧=腎臟出現了病

腎虛腎虧就是腎臟出現了病?實則不然,中醫認為:腎藏精、腎主水、腎主骨、腎主納氣、腎開竅於耳、腎司二便……這裡中醫所說的“腎”並非西醫的“腎臟器官”,而是一個廣義的範圍,其包含內分泌、免疫、泌尿、生殖、呼吸、血液等系統在內的整體概念。

其實,腎虛並不是指腎臟出現了什麼疾病。相反,絕大多數腎虛的人不管是腎臟還是其他臟都沒有出現明顯的病徵。腎虛和腎病是完全兩個不一樣概念。腎虛是指腎精氣之陰陽持續出現失衡或不足,令腎氣虛弱並出現流失。這個過程是每個人必然會經歷的階段,亦是人在衰老過程中的一個必然現象。

謬誤三:腎虛=男性“專利”

《金匱要略·血痹虛勞脈證治》中這樣記載:“夫失精家,少腹弦急,陰頭寒,目眩,髮落,脈極虛芤遲,為清穀,亡血失精,脈得諸芤動微緊,男子失精,女子夢交……”由此可見,腎虛絕非只有男性才有,女性在一生中的各個階段也有可能出現腎虛,而且比例並不比男性低。

女性本來陽氣就比男性虛弱,再加上現代女性需兼顧工作與家庭,繁重的壓力更容易形成腎虛。若稍加不注意,最終可能會演變成早衰。

謬誤四:補腎=“壯陽”

腎的精氣從作用上可分為腎陰、腎陽,腎陰與腎陽兩者相互依存、相互制約,從而維持人體的動態平衡。當這一平衡被打破,就會出現腎陰、腎陽偏衰或偏盛的情況。

如果下意識地以為補腎就是壯陽,則是陷入了誤區。中醫上強調“實則攻之,虛則補之”。補腎應選用“溫補”、“滋補”的方法,由此益髓填精,固本培元,才能保持腎功能強盛,自然能增強個人體魄。

補腎的前提,是對腎虛與腎虧有正確的瞭解。別再盲目相信坊間傳言,糾正錯誤謬誤,正面面對身體變化才是保養身體的上策。

(以上知識只供參考,若有疑問請向中醫師查詢)

(圖片來源:互聯網)

分享:
Close Menu